中藥小故事 《鵝不食草》
今日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中藥小故事
中藥竟然同鵝 有關?!

相傳很久以前,在一條小村莊裏,有一位小朋友,因為家裏貧窮、衣服穿得少,每逢天氣轉涼就很容易著涼、生病。接二連三的傷風、感冒,導致他患了鼻炎、常年鼻塞、黃膿鼻涕,還散發臭味。村裏的小朋友都不願意跟他一起玩耍。
幸好,這位小朋友的家裏養了一大群鵝,他每天與鵝群結伴同行,自得其樂。
有一天,他趕着鵝群來到山邊吃草。肚子餓壞了的鵝群見草就吃,唯獨一種又鮮又嫩的青草,鵝群卻視而不見,一口也不願意吃。
這位小朋友感到十分好奇,就反反覆覆用竹竿把鵝群趕到青草旁邊,鵝群只是低頭聞一聞又跑開了。他愈發好奇,便採摘了一株草聞了一會兒,一陣陣的香味衝進了鼻腔。忽然,他感到鼻子有點發癢,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,鼻子頓時通暢了不少。
後來,他每天都會特意跑到這裏採摘一些青草來聞聞。慢慢地就不再鼻塞、流黃膿鼻涕了。
村莊裏有幾位患鼻炎的小朋友聽說此事後,也紛紛跑去採摘這種青草,他們都相繼治愈了。
從此,這種青草治鼻炎的功效逐漸傳開。因為鵝不肯吃這種草,所以人們就給它取名「鵝不食草」。

下次再同大家分享有趣的中醫藥小故事
補充資料:
品種來源:
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石胡荽 (Centipeda minima (L.) A. Br. et Aschers.) 的帶花全草。
出自《綱目》:「石胡荽,生石縫及陰濕處,小草也。高二、三寸,冬月生苗,細莖小葉,形狀宛如嫩胡荽,其氣辛熏不堪食,鵝亦不食之。夏開細花,黃色,結細子,極易繁衍,僻地則鋪滿也。」
功效:
祛風,散寒,勝濕,去翳,通鼻塞,止咳,祛痰,平喘。
主治:
治感冒,寒哮,喉痹,百日咳,痧氣腹痛,阿米巴痢,瘧疾,疳瀉,鼻淵,鼻瘜肉,目翳澀癢,臁瘡,疥癬,跌打。
臨床用於:
鼻炎、、過敏性鼻炎、萎縮性鼻炎、慢性氣管炎、百日咳、風溫痹痛、跌打損傷、瘀滯腫痛等
#中藥小故事 #傳說 #洛楹中藥小學堂 #鵝不食草 #鼻炎 #中醫醫知識